
400-123-4657
我国科研人员经过艰难研制成功研制的第三代国产重整催化剂,在扬子石化芳烃厂重整装置首次工业应用于并取得巨大成功。经过近5年的生产运营指出,我国自律研发的催化剂彻底解决了进口催化剂“水土不服”的问题,攻下了芳烃重整装置西站后再造能力受限制的难题,原料处置能力年减20万吨。
仅有从催化剂的芳烃产率、液体收率、氢气产率的增加值来计算出来,每年就可追加利润4000多万元。此外,用国产催化剂替代进口还能降低成本1000多万元。以该技术为核心内容之一的“石脑油催化重整成套技术的研发与应用于”项目由此取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催化重整是先进设备的洗手油品生产技术。长期以来,世界上只有美国UOP公司和法国IFP公司掌控该项技术。自1996年开始,中国石化洛阳工程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在对国外催化重整技术消化、吸取的基础上,积极开展了催化重整成套技术的研发。
他们和有关生产企业一起,环绕催化重整工艺、催化剂、关键设备、自控系统和工程缩放展开了系统的研究研发,在新一代倒数重整高效催化剂、反应-再造工艺流程、反应器、再造器、枪机料斗、催化剂提高器、干燥器等关键设备,以及反应-再造掌控方案及安全性联锁技术、工程设计模型等方面获得了系列创意成果,突破了国外技术的专利封锁,构成了技术经济指标全面高于国外同类技术的石脑油催化重整成套技术。作为这项技术核心内容之一的新型催化剂研发任务由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分担,扬子石化密切配合。
1997年,扬子石化芳烃重整装置年产能力从105万吨改建为139万吨,当时搭配了世界上*先进设备的美国R-132型催化剂。装置西站后,进口催化剂在长周期运营中慢慢水土不服,逐步暴露出积碳低、活性较低、装置负荷较低、经济技术指标不理想等问题,一度影响了装置持续高负荷平稳运营。该公司大力与科研单位合作,毫无保留地获取装置运营的原料、操作者参数等各类数据,明确提出并确认了新一代国产重整催化剂工业应用于的总体方案设计,全面负责管理装置换剂、动工和标定,参予并解决问题了国产催化剂在应用于过程中的出现异常积碳、产品分析、催化剂性能全面评估等最重要技术难题。
在科研、生产等多方共同努力下,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再一顺利研发出有活性低、抗冲击能力强劲的第三代国产低铂型倒数重整催化剂(PS-Ⅶ),并于2004年8月在扬子石化芳烃重整装置首次工业应用于顺利,其积碳速率、液体收率、抗冲击能力等指标皆高于进口产品,构建了我国重整催化剂研究与应用于从追踪仿效到自主创新,再行到*国际*的三级跨越式技术变革。记者了解到,石脑油催化重整成套技术早已在长岭炼化、洛阳石化、广州石化等多个企业获得广泛应用。应用于该技术已竣工两套大型工业装置,高效催化剂也已在20套使用引进技术竣工的工业装置上应用于,获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特别是在是去年建成投产的广州石化100万吨级催化重整装置,已沦为国内应用于该项成套技术的样板装置,标志着具备我国自律知识产权的这一成套工艺技术开发及工程应用于取得圆满成功,从而使我国沦为继美、法之后的世界上第三个享有该项成套技术并构建产业化的国家。
这一技术的推广应用,将大幅度提高我国石化行业高标号汽油生产能力,为企业带给新的经济增长点。
本文来源:开云平台官网-www.skbjq.com